document.write('
')
本文對牙周炎與2型糖尿病相互關系進行了臨床研究。本研究分為兩個部分:<br> 第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狀況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及危險因素分析。<br>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狀況,研究2型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探索2型糖尿病和慢性牙周炎的相關關系。<br> 方法:收集121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2型糖尿病組(其中男性88人,女性33人,年齡56±11.1歲)和123名無全身系統性疾病的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79人,女性44人,年齡54±8.2歲)。檢查這些患者的牙周狀況,進行問卷調查,并收集患者的靜脈血,檢測空腹血糖、血脂和糖化血紅蛋白等,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危險因素分析及相關性研究。<br> 結果:⑴2型糖尿病組的慢性牙周炎患病率、吸煙、高血壓病史、2型糖尿病家族史、規律鍛煉等因素與對照組相比存在顯著的差異。⑵2型糖尿病組牙周病變程度比對照組嚴重。⑶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血糖的升高牙周炎患病率明顯增高。⑷根據是否患有慢性牙周炎把2型糖尿病組的病人分為兩組,2型糖尿病伴有牙周炎組108人,單純糖尿病無牙周炎組13人。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組的血清 TG、TC、LDL、HbAlc水平比單純2型糖尿病組明顯增高(P<0.05)。⑸Pearson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組的PD與HbAlc、TG水平密切相關。⑹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慢性牙周炎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br> 結論:2型糖尿病與慢性牙周炎關系密切;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隨著牙周炎癥指標加重更易合并血糖、血脂代謝紊亂,同時血糖、血脂的代謝紊亂加劇了牙周炎的嚴重程度,它們之間有著雙向的聯系。<br> 第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治療干預的研究。<br> 目的:觀察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后,體內代謝及脂肪因子水平的變化。<br> 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治療組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對照組只進行口腔衛生宣教,觀察兩組治療前、后各時間點牙周炎癥狀況、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齦溝液和血液中leptin、visfatin及TNF-α水平的變化。<br> 結果:⑴治療組在牙周基礎治療后3、6和12個月的牙周測量值(SBI、PD和AL)明顯低于對照組。⑵牙周基礎治療后3、6和12個月治療組和對照組血脂測量值均無顯著性差異。⑶牙周基礎治療后6個月、12個月治療組HbA1c數值顯著低于對照組。⑷牙周基礎治療后3、6、12個月,治療組齦溝液TNF-α水平明顯下降,兩組間存在顯著差異。⑸牙周基礎治療后3個月,治療組血清leptin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3個月、6個月時間點齦溝液leptin水平兩組間存在顯著差異,治療后12個月兩組血清、齦溝液leptin水平均未見明顯差異。⑹牙周基礎治療后3、6和12個月兩組的血清和齦溝液visfatin水平存在顯著差異。⑺Pearson分析發現血清visfatin水平與SBI、PD呈顯著的正相關;齦溝液visfatin水平與SBI、PD顯著的正相關;血清leptin水平與SBI、PD正相關,齦溝液leptin水平與SBI、PD負相關;齦溝液TNF-α與PD、AL呈顯著正相關;血清、齦溝液visfatin水平與HbA1c水平呈正相關。<br> 結論:①牙周基礎治療能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癥。②牙周基礎治療能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 HbA1c水平,其血糖控制的效果可維持到1年,對于伴有慢性牙周炎的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礎治療可能是降低血糖的有效手段之一。③牙周基礎治療對血脂代謝水平的影響不顯著,此研究結果仍需進一步的研究證實。④牙周基礎治療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齦溝液內的TNF-α水平,對血清TNF-α水平影響較小。⑤牙周基礎治療對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齦溝液和血清內leptin水平只有短效的作用。⑥牙周基礎治療可以顯著降低齦溝液、血清visfatin濃度的水平,治療產生的效果可持續到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