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原創 管牙管臉的 南先森
有人記得小時候被采集過大便的事嗎?
小學二三年級,大概02~03年左右,有一天學校給每個人發了一個塑料殼,要求周一把粑粑帶回來。
截圖丨很高興遇見你
這條有味道的回憶,不過也只是聞聞味,接下來交給專業人員就好。時光倒回去幾千年,在醫學不那么發達的過去,別說聞了,還通過嘗兩口來看病到啥程度了。
我國古代就有孝順子女品嘗親人糞便來判斷病況的事,《梁書·庾黔婁傳》中有“時易(婁父)疾始二日,醫云:‘欲知差劇,但嘗糞甜苦?!仔沽? 黔婁輒取嘗之”。
中世紀的歐洲,由于早就發現這種消瘦病人的尿能吸引螞蟻吸食,還催生出職業品尿師。
如果有人覺得自己頻繁排尿并且體重驟減,就會請品尿師來嘗,發現尿液甜得跟蜜似的,基本就可以安排后事了,畢竟當時胰島素治療糖尿?。╠iabetes mellitus)方法還沒研究出來。
不像現在有更科學的方式來檢測是否有糖尿病,11月13日是國際糖尿病日,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約有5.37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且它不是老年病,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近年,隨著肥胖兒童的增加,2型糖尿病的兒童也在增加。
說到糖尿病,不得不提它的各種并發癥,其實糖尿病本身并不致命,但它會導致其各個組織器官,特別是眼(視網膜病變,可導致失明)、腎(腎功能衰竭)、血管(可導致下肢動脈閉塞、冠心病、中風等)等全身多組織器官的損害。
有個并發癥由于比較「小」
大家常會忽略
說的就是和糖尿病有雙向關系的牙周病,雖然看上去是小毛病甚至在一些人眼里這都不算病,但其實危害并不小,糖尿病會加重牙周病,同樣,治療牙周炎對控制血糖也有幫助 。
有研究發現,口腔中的細菌經過血液循環對胰島產生作用,出現胰島素抵抗,如果能控制炎癥,胰島素抵抗就會降低,有利于控制血糖。
「糖友」應該怎么防止牙周炎?
①定期復查
首先就是常規操作,一年最好洗牙 1~2 次。
建議治療糖尿病過程中,把牙周狀況檢查列為常規檢查項目之一。每 3~6 個月,進行一次口腔檢查。
②治療原則
先積極治療糖尿病,有效控制糖代謝,改善微循環,恢復牙周組織正常功能;如果控制得不太好一般只進行應急的牙周治療。
③自我菌斑控制
平常多吃粗纖維食物,正確刷牙使用牙線牙間隙刷以及沖牙器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關于糖尿病的常見Q&A
①糖尿病患者是不是就不能拔牙了?
糖尿病為拔牙相對禁忌證。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 (160mg/dL),無酮癥酸中毒時可以耐受拔牙術。
②糖尿病影響種牙嗎?
有影響,需要更慎重。
創傷愈合緩慢、容易感染等可能影響骨結合界面的形成和保持,導致我們擔心的「種植牙松了掉了或種不上」。
如果做好全身檢查,控制住血糖,術前和醫生仔細溝通,是可以種牙的,術后的護理上也要多用心。
大家發現沒,這種慢性疾病除了積極配合醫生外,很大程度上還靠自己做好長期疾病管理的準備,改善日常飲食和生活方式,才能有效減少發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