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監測血糖是糖尿病綜合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血糖監測,可以了解血糖是否達標,評估藥物療效,指導飲食及藥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正確監測血糖?監測血糖有哪些方法?一起來看看!
本期嘉賓
丁勝
武漢市中心醫院
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智慧全院血糖管理中心負責人
研究方向為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糖尿病慢病管理。在SCI、核心期刊等發表論文二十余篇,獲實用新型專利三項。主持、參與多項課題,曾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以及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血糖監測具體該如何做呢?
空腹血糖
意義:
?、倭私忸^一天晚上的用藥能否有效控制整個夜間直至次日清晨的血糖,指導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藥用量;
?、诳梢蚤g接反映糖友在無糖負荷刺激狀態下的基礎胰島素分泌水平;
?、劭崭轨o脈血糖還是診斷糖尿病的一個重要指標。
注意事項:
?、贉y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有人把午餐前空肚子時抽的血也稱為“空腹血糖”,其實是不對的。
?、诓裳安挥媒堤撬帲òㄒ葝u素)、不吃早餐、不運動,但頭天晚上的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應當照常應用。
餐前血糖
意義:
?、儆靡灾笇д{整當餐的進食量及降糖藥用量;
?、趯τ谧⑸湟葝u素的患者,餐前血糖水平可以反映上次餐前的胰島素用量是否合適;
?、鄄颓把沁€可以反映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的持續性,健康人餐后2小時血糖與下一餐前的血糖差值應大于1.0mmol/L,因此,差值大,表示胰島后續功能好;若差值小,表示胰島后續功能差或者藥量不足。
注意事項:
凡有低血糖風險的糖尿病患者應加強對餐前血糖的監測。
餐后2小時血糖
意義:
?、倏梢苑从郴颊哌M食及用藥是否合適,指導患者進餐及用藥,這是空腹血糖所代替不了的;
?、诳梢苑从郴颊咭葝uβ細胞的儲備功能,即進食刺激胰島β細胞追加分泌胰島素的能力;
?、鄄秃笱怯兄?型糖尿病的早期診斷,這是因為在糖尿病早期階段患者往往空腹血糖正常,而最先表現為餐后血糖升高;
?、懿秃蟾哐沁€是導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重要病因和預測因子。
注意事項:
?、俨椤安秃?小時血糖”是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而不是從吃完飯開始計時。
?、谌绻麢z測餐后血糖的目的是為了確定有無“糖耐量異?!被颉疤悄虿 ?,應給予標準糖負荷(讓患者喝含75g葡萄糖的糖水或者吃100g淀粉做的饅頭);如果檢測餐后血糖的目的是為了了解降糖藥物的治療效果,那么,檢查當天應跟平時一樣進餐和用藥。
睡前血糖
意義:
?、俦O測睡前血糖主要是為了合理調整睡前降糖藥(尤其是胰島素)用量,指導病人睡前是否加餐,以避免夜間發生低血糖;
?、谒把强梢蚤g接反映胰島β細胞對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
注意事項:
對于使用胰島素、磺脲類藥物的患者,如果患者睡前血糖<6.0mmol/L,提示需要加餐或酌情減少睡前胰島素用量,防止發生夜間低血糖。
凌晨血糖
意義:
空腹血糖高有兩種原因:一種情況是“黎明現象”,指患者夜間無低血糖發生,血糖自凌晨3~4點開始逐漸升高一直延續到早晨的現象。另一種情況是“蘇木吉反應”,指患者凌晨3~4點鐘發生低血糖(<3.9mmol/L),隨后引起血糖反跳性升高,導致早晨空腹血糖升高。
注意事項:
空腹血糖高,一定要先搞清原因,切不可不分青紅皂白地盲目增加藥量。
隨機血糖
意義:
當患者處于感染、高燒、創傷、手術等應激狀態,或是進餐延誤、過度運動時,血糖往往會有大幅波動,隨機血糖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注意事項:
當懷疑患者可能有高血糖或低血糖發生時,要及時檢測隨機血糖,正常情況下,隨機血糖不低于4.4mmol/L,不高于11.1mmol/L。
控制血糖需要注意什么?
1. 飲食調整和運動
飲食的質和量均影響餐后血糖。血糖生成指數(GI)表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升血糖的能力,它反映的是碳水化合物因“質”的不同所導致的對餐后血糖的影響不同。通俗來講,GI代表我們攝入的食物造成血糖上升速度快慢的數值。
高GI飲食可導致餐后血糖升高,且血糖上升速度較快,并會增加血糖曲線下面積。分別攝入低GI飲食與高GI飲食可使糖化血紅蛋白相差0.5%~0.7%。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適當降低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不建議長期采用極低碳水化合物膳食。
餐后運動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降低幅度與運動持續時間和頻率密切相關。
2. 降糖藥物的合理選擇
各種降糖藥物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餐后血糖。以降低餐后血糖為主的口服降糖藥物包括α-糖苷酶抑制劑、短效磺脲類促泌劑、格列奈類促泌劑、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使用口服降糖藥的患者,可每周監測2次至4次空腹或餐后2 h血糖。
以降低餐后血糖為主的注射制劑包括短效胰島素及速效胰島素類似物、短效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
3. 特殊人群餐后高血糖控制藥物的選擇
l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已確診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且糖化血紅蛋白>7.0%時,需要考慮口服單藥或聯合降糖藥物治療。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或DPP-4抑制劑都不增加低血糖發生,且耐受性較好。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島素促泌劑或胰島之前,應該認真考慮低血糖的風險。
l 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
該類患者餐后血糖較高時可選用α-糖苷酶抑制劑、DPP-4抑制劑、格列奈類或短效促泌劑。當糖化血紅蛋白>9.0%時,可根據患者情況選擇聯合用藥的方案。如果兩種口服降糖藥物聯合治療3個月以上血糖仍不達標,可考慮起始胰島素治療或GLP-1受體激動劑或3種口服降糖藥物聯合治療。
l 妊娠糖尿病患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升高的情況下,推薦三餐前短效/速效胰島素聯合中效/地特胰島素治療。此外,除二甲雙胍外,其他口服降糖藥均不推薦應用于孕期。相關研究顯示,使用二甲雙胍在控制餐后血糖、減少孕婦體重增加以及新生兒嚴重低血糖的發生方面都有益處。